2011年3月1日星期二

东方日报 —— 文學筆談(发表于2011年2月24日)

记者寄来问题,由我笔答。问答于2011年2月24日发表在东方日报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1.你的文學愛好是如何起步的?有哪一些人,或者哪一些作品,影響了你而踏入文學天地?

家庭环境是影响我踏入文学天地的最大因素。父母从事教育、文学、艺术事业,自小家里作家画家人来人往,书报杂志满地满橱,耳濡目染。我家买书订杂志是习惯,有个时期一个月订阅和赠阅的杂志(包括华英巫文)超过十本,家里较大的花费总是买书,要说我家的书有几千本毫不夸张。生平搬过几次的家,每次最大的头痛总是搬书和之后的分类摆放,可说全家人都为书折腰。

我天生喜欢阅读。小时钟爱世界各地、尤其中国的民间故事/传说;西方的童话故事也都读了很多。中学时期较注重3大类的书,一是西方经典,狄更斯、欧·亨利等等是我喜欢的作家。若不知要看哪些书的朋友,我推荐从经典里找,总有一本会吸引你。另一类是金庸武侠小说和中国古代文学,包括很多明清小说。还有一类是港台文学,比如林良(子敏)、刘静娟、阿浓的文章。小时我常说要林良做爸爸,刘静娟当妈妈。琼瑶小说不怎么影响我,比起爱情,我更喜欢看侠义的、温情的、悬疑的、生活的。再一类是有关艺术的书,美术、音乐都不放过。我的兴趣太杂了。

现在我看得最多是杂文,还有许多的亦舒;金庸古龙照看。董桥、汪曾祺、法国插画家尚·贾克·桑贝、法国漫画家赫内·葛尼西……自从选修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班,我也开始投入阅读赏析的文章。现下选择书本的最大要求是文字简洁,清淡;知识丰富,但又卖弄得恰到好处。做作、雕琢的文字,我比较保持距离。

自己喜欢的作者很多,因此不能说是哪一本/哪个人影响而踏入文学天地。写文章只能说是由许多年的阅读之后,各种知识、影响沉淀之后,想有所表达的一种行为吧。

2.請敘述個人作品誕生的歷程。從靈感產生之初到完整原型,究竟是一氣呵成,還是反復推敲而完成?

比较少一下子就定稿,除非是有神来之笔。

曾有人说过我的想象力天马行空,我写作时也是这样,往往是想的来不及写。但当然都要把它们化为文字,之后再慢慢修改。就好像学画时,老师说过,大胆下笔,小心收拾。苏东坡强调绘画创作要“胸有成竹”,这一点跟文学创作有相似之处。

过去几年来在本地和海外好几份报章杂志上都写过专栏,曾有一个星期要提供4篇专栏文章,这对业余写作人如我来说,是很好的练笔经验。我的专业工作忙碌,写作时间有限,下笔之前在脑海里肯定先要有个影子,才能在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,开始一篇文章的创作。

可能是有文字洁癖,我无法接受过于累赘或堆砌的文字。鲁迅先生曾说“写完之后至少看2遍,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、句、段删去,毫不可惜。”我认为,文章发表之后,就算只有一个读者,也要对他负责,因此,反复推敲以保持字句的简洁,是肯定会做的。

3.從文學藝術到衣食住行,文字創作者應該生活在其中,還是保持觀望距離?你認為兩者之間,處於哪一種位置對創作更有所幫助?

法国诗人韩波(RIMBAUD)说过一句名言:“在富于诗意的梦幻想象中,周围的生活是多么平庸而死寂,真正的生活总是在他方。”米兰·昆德拉甚至以《生活在他方》为书名写了一本关于理想和现实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的书。

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常感烦闷、不顺,美好的想象寄托在他方的生活,想要抛下目前的一切,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重新开始不同的生活,做个不一样的自己。到底“他方的生活”是否真的就如想象中美好,却是未知数。

有人把这句话理解为,抽离目前(肉体和精神上)到他方去体验另一种与目前不一样的生活。我觉得如果要说是写作时把自己的精神抽离,从较远的地方观看自己的日常生活,也是一种理解,一种写作方式。有时从一个距离来看每天的生活,便有不同的体会。最简单的例子:我喜欢用游客的角度来看/写槟城。用这种有距离的眼光来看日常生活,会发现更多平时不曾发现的细节。

4.不少馬華作家在創作中都會流露著個別地域的在地情懷,這一元素對你的創作有多大的影響?

我喜欢尝试不同的题材,所以有时也会把在地情怀放入文章中。毕竟比较熟悉的感情,写起来也比其他事物得心应手。有时也因为想让文字比较活泼,加入一些地方语言/方言。这些纯粹是个人觉得有趣而使用的,创作要以轻松的心情,太拘谨语气反而生硬。

我认为写作人不能限制自己只写一类文章。不断在同样题材的圈子打滚,深恐钻入牛角尖。

5.請談談你這一輩馬華作家的特色,是否正處於青黃交接的位置?與新生代作家之間又是否存在著相互借鑑與互補的關係?

我们这一辈的写作人,特色应该是“百花齐放”吧。我不认为有青黃交接的现象。处于电脑科技时代(作家/读者)相对比较多机会,对外接触的频率也更多,加上华文教育普及,产生不同领域的作家,有些直接在网上、在外国报章杂志发表文章,本地读者有可能都不熟悉。

6.文學創作比賽對於文學發展能激起多大的作用,又能給讀者帶來什麼意義?你如何評估華人社會在這方面的表現。

文学奖的意义是存在的。我国的华人社团,至少有十多个,每两年在办着各种文学奖,他们的积极和努力非常值得赞赏。

不过,作为作家,还是要有一定的立场。曾听说有写作人只为文学奖而创作,专注写参赛作品;甚至还有为了迎合评审,专门写“得奖作品”,这种把“文学奖当名利场”的现象甚不健康,写作人不应被文学奖牵制。

9.你如何評估文學對人生的影響?在個人素養、生活態度,甚至是事業方面,有文學根底跟沒有文學根底的人,會有一些什麼樣的不同?

对全人类而言,科学相对的比较重要。没有电灯,什么都不能做。文学和艺术属于精神层面,是很主观的,它是人在舒适生活之下产生的一种对人生更加完美的要求。

当然,在一个已经发展健全的文明社会里,文学和艺术有其重要性。它成为用以衡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跟另外一个人的眼界、修养之分别的一把尺。文学根底厚的人,知识相对地广泛,文笔较好,思想较细致、敏锐。这些都是形成一个人气质的一部分。如果一位成功的大商人、一名运筹帷幄的大政治家,说话还能温文儒雅、有书卷气,肯定给人较好的感觉。

从这一层角度来看,文学和人生的关系变得比较互动。人生的丰富性,表现在文学上的很多,从文学上看人生阅历,能增加人生经验。

10.馬華文壇的作家聚會風,給你什麼樣的感覺?你所期待看到的,又是如何的一幅景象?

因为父母亲的关系,我从小就常见到很多国内外作家画家叔叔伯伯阿姨到我家来聚会,甚至借宿。比如:宋子衡、菊凡、温祥英、艾文、方昂、陈政欣、叶蕾、林金城、傅承得、苏清强、冰谷、吴岸、爱薇、林焕彰等,还有已经逝世的游川、游牧、雨川等等,大概每个月一次的聚会,他们通常会痛快地吃喝讲笑,完全不是印象中作家应有的严肃八股之模样。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哪位作家超会讲故事、哪位爱玩乐器、哪位喜欢喝酒、哪位乒乓球艺特别精湛。有些当时还那么年轻青涩,今日已是马华文坛的重量级作家;有些现在已不在人世了。那段日子非常难忘,我所期待的是大家有缘再聚!


Share/Bookmark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