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法国的塞尚、杜尚等“艺术革命家”揭开序幕以来,艺术创作形态可说变得更加多姿多彩。概念艺术就是源自大胆实践具体艺术的行为而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。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各国,也蔓延至亚洲地区。其中,创新、表现、思想形态等,都是概念艺术的主要成因。
一般群众在面对概念艺术、装置艺术作品时,往往产生问号。询及艺术是否需要解释?尤其是一般人觉得难明其义、深奥难懂的概念艺术。林辉华认为,通过概念艺术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,不需多加解释,应让看的人自己从中领悟。为何从艺术界里的众多媒介,选择概念艺术来表达自己?“这是我的其中一种艺术语言。”林辉华说。
寻找一个艺术语言,是林辉华一直挂在嘴边的事。今日,他用手语当作艺术语言。“假设世界上的人都用手语沟通,那就不会有语言障碍、不会因语气不同或语言不通发生误会、每个人都可以跟对方沟通。”
林辉华一再强调,做艺术家,重要的是“真诚”。谈话间,他用了“传真”二字,意为:把“真”传下去。他表示:“我做我自己喜欢的东西,不是因为人家喜欢而去做。”这是一个艺术家和艺匠的分别。虽然两者都是做手头功夫,但艺术家的“真”,在于寻找“自己的语言”,而不是为了媚俗,去创作别人要求的作品。
也因为如此,他的题材、素材,往往是周遭环境的事物。吴冠中先生曾说过,艺术家必须到生活里去,脱离了生活,便失去写生和反映现实的功能。林辉华认为,艺术题材,对他来说,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思想。他作品的主题,会随时间而改变,由整个大环境影响造成。因此生活与艺术,实是息息相关。
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,其分别在每个人的思想和经验。林辉华说:“生活不能没有艺术。艺术是很奇怪的东西,如果懂得欣赏艺术,做个有文化的人,人生将会更完美、更丰富。”有文化艺术的人,更懂得欣赏生活诸事;有文化艺术的国家,更显得有深度;这已是不可忽略的事实。
跟林辉华聊天,不难发现他对艺术的深度思考,以及他将艺术当作一件永续经营之事业的使命感。他也想把这样的看法,传给下一代。他说:“人会死,思想不可以死。艺术的接力,非常重要。我做一代的接棒人,要尽量把这一棒,交给下一代。”他愿当个文化接棒人,也要当个文化交棒人,将自己的80年经验,传给下一代的艺术家;他们若也能延续80年,再传给下一代,以此类推,艺术就会生生不息,永不停止;艺术也才会更加成熟、更纷繁多彩、更有深度。访问期间,他常说一句话:“要谈艺术,我们要无国界的谈,大方向的谈。”侃侃而谈之间,他隐隐带着一种使命感。一股艺术使命,推动他永续经营的思想。这种“传承、永续”的思想,无论用之于何种领域,都是了不起的理念。
简介:林辉华/H.H. LIM,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,毕业于意大利国立罗马艺术学院。现为旅居罗马的艺术家。他曾在罗马和许多国际重要的美术馆举办过个展。其作品以观念艺术为主,包括绘画、装置、影像和行为表演等形式。
更多资料:http://www.itpark.com.tw/artist/bio/219/136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