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的布袋戏,又称掌中戏,起于中国明末清初的福建泉州,过后传到广东潮州,几百年来发展成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。其演出是由表演者把手伸进木偶身上操纵其动作。装饰华丽的台前,只能看到动作生动的木偶;其口白、演唱、背景音乐,都来自后台一群手艺纯熟的表演者。他们除了两手同时操纵两个雕刻精美的木偶,大多口中还得配合木偶的身份,演出各种语气、唱腔,集有幽默、严肃、粗犷、豪迈等;许多还能一人分唱男女声,活灵活现。木偶的动作,文戏包括整冠、写字、斟酒、举杯等,武戏则有跑马、射箭、对打、舞刀剑、翻身等。
布袋戏的角色分为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。内容取材自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,剧目很多,如《西游记》、《吕蒙正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孟姜女》等。木偶们的脸谱、服饰、道具,蕴涵多项民间手工技艺。自服饰可见中式刺绣之精美;脸谱则包含彩绘、塑作等手工。
上个世纪,许多闽粤人士迁移到南洋的槟岛,布袋戏作为当地民间文化也随中国移民飘洋过海,来到这个热带岛屿。黄秀金的祖父随着当年的人潮从中国到马来亚定居。这一迁移,没想到为自己的孙女带来2006年的“槟城古迹信托活性遗产奖”。已有50多年活跃于布袋戏舞台的黄秀金,是槟城“鸣玉凤”戏班的台柱。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,她能唱文武生、男女声,还能演奏一些敲击乐器。
当她提到祖父移民马来亚,因生计从事布袋戏行业的这段往事,绘声绘影,历历在目。由于祖父的影响,加上家境贫穷,她13岁就开始跟祖父学布袋戏。从学习操纵木偶到真正演出,只花约两个月。岁月匆匆,转眼竟是50多年的布袋戏生涯。
教育程度不高的黄秀金,当年的剧本都靠死记活背;今天,只要熟悉的调子一响,演出时顺应手上木偶之身份,即席填词,对她来说已是小儿科。她对布袋戏有股热忱,至今还自己驾车到处演出。她自布袋戏表演获得成就感,跟戏班一同南下北上的演出,让她很开心。从访谈中可见,她虽说“青春都给了(布袋)戏”,专业的她仍非常热衷。数十年来,观众的人数从人头簇拥到寥落无人。她很明白,时下年轻人都不了解、也不喜欢这些传统民间文化。酬神的布袋戏日趋式微,目前社会上二、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,很多也许没看过戏台上的布袋戏。她的担心跟其他传统手工艺从事者一样:没有接班人。克服这种危机,是喜爱中华文化人士的使命,也是年轻一辈的责任。
13 条评论:
嗨!第一次来访,之前也想把这布袋戏拍下来的。今天很惊喜看到你将这要流失的布袋戏介绍给大家了解它的故事。
谢谢。
布袋戏是童年的回忆。
只要槟城还有神庙与神诞,这里还有机会瞧见。夕阳行业因为很多年轻人都不从事,为艺术而专业的少之又少了... 现在的父母都望子女成龙成凤,戏班早已被遗忘... 如果有孩子说要成为戏子,肯定气死父母.. 如果孩子说要成为明星,父母还一丝安慰...
Benjamin
你好:)
我的毕业论文是写关于马来西亚布袋戏文化,因为资料搜寻而找到你的部落格。
很开心我终于找到布袋戏团了,谢谢你的分享哦!
你好。欢迎你来看看:)
你好,不好意思,我想问如何联络鸣玉凤布袋戏团呢?希望可以访问他们。谢谢你!
你可以到PHT(penang heritage trust)那里向他们询问,不好意思,我把她的电话弄丢了。不过上次是从PHT那边取得她的电话的。
PHT:http://www.pht.org.my/
谢谢你 :)
很遗憾,PHT提供的电话号码始终联络不上Mdm Ooi... > < 请问你是上黄女士的家里做访问的吗?
对呀我是上她家访问。具体地址不记得了,是在taman hijau。。。
@莉 你好,隔了很久了不好意思,但我现在的论文也是写关于马来西亚的布袋戏,希望可以请教你。请问可以从哪里联络到你吗?
017_5611356
017_5611356 是 鸣玉凤布代戏团的 电话号码。
发表评论